游客
题文

同温同压下的N2和H2,若体积相同时,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其密度比为__________;若质量相等时,两种气体的体积比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A、B、C三种烃的衍生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1,2二溴乙烷气体ABC,其中B可发生银镜反应,C跟石灰石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B、C的结构简式和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吕布兰法是一种制造纯碱的方法。1789年,法国奥尔良地区封建主公爵的侍从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成功地创造出来的,1791年获得专利,建立起日产250~300 kg的碱厂。吕布兰制碱法所用的原料除食盐外,还有硫酸、木炭和石灰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吕布兰芳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___;
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已知产物之一为CaS);
③由于吕布兰芳法的副产物氯化氢排入大气,对环境有污染;1866年生产工作者迪肯(H.Deacon,1822—1876)和胡尔特(F.Hurter,1844—1896)将此氯化氢气体与预热的空气混合通过铜和锰的氧化物,最后又将反应产物通入石灰水吸收。请根据上述信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氨碱法的工艺如下图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

图中的中间产物C是______,D_______。(写化学式);
②装置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联合制碱法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工业制法获得的纯碱中常含有NaCl杂质,用下述方法可以测定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将样品mg溶于水,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过滤,洗涤沉淀,并低温烘干、冷却称量所得固体ng,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Ag2O2灰黑色粉末或晶体。分子量247.74。密度7.44g/cm3,具强氧化性。不溶于水,溶于硝酸、硫酸和氨水。与有机物接触有起火及爆炸之危险,加热至100摄氏度以上时分解为金属银和氧气,在银锌碱性电池中作正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在KOH加入适量AgNO3溶液,生成Ag2O沉淀,保持反应温度为80℃,边搅拌边将一定量K2S2O8溶液缓慢加到上述混合物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固体样品。反应方程式为2AgNO3+4KOH+K2S2O8 Ag2O2↓+2KNO3+K2S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制备过程中,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2)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方程式:
(3)准确称取上述制备的样品(设Ag2O2仅含和Ag2O)2.588g,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g 和O2,得到224.0mLO2(标准状况下)。计算样品中Ag2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A、B、M、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一种原子中不含中子,B、M、D、E分别在下表(周期表的一部分)不同的空格内占有相应的位置,E的原子序数是D的原子序数的2倍。

(1)将B、M的元素符号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2)在B、M、D、E四种元素的最简单的氢化物中,分子间存在氢键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A、B、M、D可组成多种18电子分子,其中两种结构可分别表示为A2M—MA2(对称)和BA3—MA2(不对称),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试这写出上述18电子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4)D存在于人体中,能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存在下很快转化为A2D2、D2等物质,该转化过程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已致589人遇难。饮用水安全在灾后重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某研究小组提取三处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了如下分析:并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被污染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K、Na、Cu2、Al3
阴离子
SO、HCO、NO、OH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 、B________、C 、D________。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________。
(3)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