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赤壁赋》中有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读来凄婉动人。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联想力,按照下列要求将这歌词进行改写。
要求:(1)使用第一人称,侧重在描写中抒情。(2)运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修辞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
要求句子通顺,语意简明,内容不超过70个字,寓意不超过8个字。

内容:( 60字左右)

寓意:(不超过8个字)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按要求,把下面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2)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3)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材料:清康熙年间的郑板桥,坐对纸窗竹影,铺开笔墨画起了他最爱的竹子。板桥画竹的技法并无师承,多直接取法于纸窗粉壁上的日光月影,取法于枝摇叶动、风吹雨注。同东坡一样,板桥也强调画竹既要有精巧的构思,又离不开绘画的巧妙技能。但是,针对东坡的画竹要“胸有成竹”的看法,板桥坚持的则是“胸无成竹”。
郑板桥的《竹石图》里,竹子节节灵动,叶叶表情不同,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出了竹的质感,这正是他(1的画竹技法的表达。画家对画竹的看法不尽相同,就如郑板桥的看法不同于苏轼,两者的主要差异(2)。但两人在画竹上也有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3)

根据所提供的语境,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随着春节的临近,街头的“年味”越来越浓。你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