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
X |
Y |
Z |
M |
N |
R |
Q |
|
原子半径(×10-10 m) |
1.86 |
0.99 |
1.43 |
1.60 |
1.02 |
0.75 |
0.74 |
|
主要化合价 |
最高正价 |
+1 |
+7 |
+3 |
+2 |
+6 |
+5 |
—— |
最低负价 |
—— |
-1 |
—— |
—— |
-2 |
-3 |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 > Y
B.M(OH)2的碱性比XOH的碱性强
C.元素X和Q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D.X、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两两相互反应
可逆反应①X(g)+2Y(g)2Z(g) 、②2M(g)
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B.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5/11 |
C.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
D.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 |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N2(g)+3H2(g)2NH3(g)
kJ·mol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 N2、3mol H2 |
2mol NH3 |
4mol NH3 |
NH3的平衡浓度(mol·L![]() |
c1 |
c2 |
c3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kJ |
吸收bkJ |
吸收ckJ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反应物转化率 |
![]() |
![]() |
![]() |
A.B.a+b>92.4C.
D.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2Z(g),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压强增大 |
C.若正反应的△H<0,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D.由图d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H>0 |
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
B.相同条件下pH=5的①NH4Cl溶液 ②CH3COOH溶液 ③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①>②>③ |
C.pH相等的①NH4Cl ②(NH4)2SO4③NH4HSO4溶液中,c(NH4+)大小顺序:①=②>③ |
D.0.1mol/L醋酸钡溶液中,c (Ba2+)>c(CH3COO-)>c(OH-)> c (H+)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 |
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
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 >c(OH-)=c(H+) |
D.0.2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C(CH3COO-)-C(CH3CO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