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如图所示。读图,完成小题。该地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混合农业 | D.乳畜业 |
影响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机械化水平 | B.市场 |
C.劳动力 | D.科技水平 |
我国某县(Q)北依燕山,缓坡地分布有由片麻岩发育形成的土壤。该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境内百年栗树随处可见,是我国著名的板栗生产之乡(如图显示为该县生产的板栗)。早在20世纪40年代,位于我国东部的某国(R)从Q县采集种栗,并调集专家选择和Q县同一纬度(约40°N)的本土山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其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却与Q县板栗相差甚远。据此完成小题。同一纬度的山区,R国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不及我国Q县板栗,形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自然条件可能是( )
A.光热 | B.降水 |
C.土壤 | D.地形 |
Q县应分布在我国的( )
A.辽宁省 | B.河北省 |
C.陕西省 | D.甘肃省 |
双低菜籽油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最富营养的食用油之一。世界油菜籽生产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澳大利亚以及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总产量方面居世界第一,但是在油菜籽的品质方面比较落后,不仅杂质较多而且含油量偏低。同时,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植物油的消费也日益增长,1999年以来,每年进口油菜籽位居世界第一。据此完成小题。我国油菜籽总产量世界第一,但仍需大量进口的原因是( )
A.油菜种植业的商品率低 |
B.国外市场价格较低 |
C.油菜籽品质落后 |
D.市场需求量大 |
我国要提高油菜籽质量亟须( )
A.加大科技投入 | B.扩大种植面积 |
C.增加劳动力投入 | D.加大化肥使用量 |
如图是“应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业生产的景观图”。读图,完成小题。我国北方地区在早春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主要是改变了农业生产的( )
A.热量条件 | B.光照条件 |
C.水分条件 | D.肥力条件 |
我国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大力推广该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地膜覆盖可以起到( )
A.保温作用 | B.保水作用 |
C.保肥作用 | D.防止病虫害 |
2012年3月6日我国海关公布的数字表明,2011年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31万吨,我国已经成为越南大米的主要出口市场。据此完成小题。下列属于越南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
A.黑土肥沃,雨热同期 |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C.市场需求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
D.农业劳动力充足 |
如要减少稻米进口,需提高我国水稻的总产量,下列生产措施较合理的是( )
A.大面积的开垦耕地 |
B.发展大型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 |
C.改变经营方式,扩大农场规模 |
D.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