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完成下列“蛋白质形成过程”的概念图,并回答:

(1)图中A、B、C依次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过程①所示的结合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物体中,组成C的A约有________种
(4)按照人体细胞是否能够合成可将A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类
(5)C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 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 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利用提供的U 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 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等量的滤液1 和滤液2 分别倒入U 型管的A、B 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7 分)为验证叶绿素合成所需的条件,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配制培养基:1 号(含蔗糖、水、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等),2 号(不含Mg,其他成分与1号相同)。
②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将种子的胚剥离,去掉胚乳。
③在无菌条件下,将胚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后,观察幼苗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组别




培养基
1号
2 号
1 号
1 号
培养瓶数目
5
5
5
5
每瓶接种数目
10
10
10
10
培养条件
光照16h/d
25℃
光照16h/d
25℃
黑暗
25℃
光照16h/d
10℃
实验结果(幼苗颜色)
A 色
B色
C 色
黄绿色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中A、B、C 依次是
(2)在该实验设计中,为什么不是每组只用1个培养瓶或每个培养瓶中只接种1 粒种子的胚?
(3)实验中为何不采用完整种子萌发的方法,而是去掉胚乳,将胚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
(4)根据上述实验内容,请列出各对对照实验及其相关结论:


(13 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分别比显性和隐性品种产量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授粉[同株异花授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授粉(杂交)]。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授粉方式共计有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
(2)如果用上述自然授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少8%,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收集(宽叶、窄叶)植株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3)玉米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当细胞中含有甲物质时呈紫色,含有乙物质时呈红色,无甲和乙时呈白色。与这些色素合成有关的部分酶和基因情况如下表所示(注:各图甲图乙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隐性基因不能控制相应酶的合成,并且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请回答问题:

①现有纯合红色玉米粒,请在上图方框中画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
(注:方框内只要画出与上述基因相关的染色体,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的位点,并标上相应的基因符号)。
②若红色的籽粒长成的某一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红:白=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③若某一基因型为AaBbDd 的玉米植株自交,所结籽粒的性状及分离比为
④四倍体玉米中玉米色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玉米,低温处理野生型玉米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四倍体玉米与野生型玉米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为什么?

(13 分)将一定数量的生长良好的盆栽植物移入密闭的温室中栽培,栽培期间利用自然光,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24小时内CO2浓度曲线如甲图。图乙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1)如果图甲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2)若将图甲细胞组成的组织块放在含有3H 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保温数小时后测定,发现[填编号]结构中有放射性存在。
(3)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进行,细胞壁的形成与细胞器有关。
(4)正常情况下蔬菜、水果细胞中酚类物质和酚氧化酶并不接触,但是在去皮后,表面鲜嫩的肉质很快就会变成暗褐色,请你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5)图乙中,与BC段相比,CD段上升缓慢的原因是,DE阶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6)AB和EF 阶段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原因是
(7)由图乙可知该植物长期在该密闭温室中能否正常生长?。(能/不能/无法判断)
(8)在E点敞开棚顶后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如何?(变大/变小/不变/无法判断)。
(9)现已从该植物的叶绿体中提取出色素,并层析分离后得到4条色素带(如图丙)。如果在色素提取过程中,没有加碳酸钙,则无显著变化的色素带为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氯化铅对大豆根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1)实验材料:大豆、系列浓度的氯化铅溶液、培养皿、吸水纸、蒸馏水。
(2)实验步骤:
①将籽粒饱满的大豆种子,随机分为6组,并编号。
②分别用浓度为50、100、200、400、800、1600ppm的氯化铅溶液浸泡种子。
③待种子吸水膨胀后,移至铺有吸水纸的湿润培养皿中,在的条件下培养。
④定期观察、记录、统计。
请指出上述实验设计的不足:
(3)实验结果与结论:

由表中数据可知,随培养液中铅离子浓度的增大,主根长和侧根数。该实验能否说明在50-1600ppm的范围内氯化铅能抑制大豆根的生长发育,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能/不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