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董仲舒这句话的观点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右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人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小说《水浒传》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浒传》的问世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
B.《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
C.《水浒传》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 |
D.《水浒传》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 |
公元649年6月16日,唐太宗李世民逝世,唐王朝宣布这一天是全国的忌日。后来,这一天也成为中国书法界的忌日,因为传说在这一天,一幅叫《兰亭序》的书帖被当作殉葬品,与李世民一起埋进了昭陵,从此这幅书法作品就永远在人间消失了。关于《兰亭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畅快淋漓,“伏如虎卧,起如龙跳” | B.规范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
C.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协调对称 | D.潇洒飘逸,“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等名称。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 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 |
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 D.节气体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