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溶液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1 mol/L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50 mL3 mol/L氯酸钠溶液 |
B.75 mL 1mol/L氯化钙溶液 |
C.150 mL 3 mol/L氯化钾溶液 |
D.50 mL 3 mol/L氯化镁溶液 |
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0 mol/L盐酸和20.00 mL 0.1000 mol/L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以HA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c(A-)
C、达到B、E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
D、当0mL< V(NaOH)<20.00mL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c(A-)>c(Na+)>c(H+)>c(OH-)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标况下, 11.2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数为0.75NA |
B.常温常压下,16 g O3所含的电子数为8NA |
C.0.1 mol Na2O2晶体中含有0.4NA个离子 |
D.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Al3+、Ca2+、Cl-、HCO3- |
B.含大量Fe3+的溶液中:K+、I-、SO42-、NO3- |
C.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NH4+、Na+、NO3-、F- |
D.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 mol·L-1的溶液中:Mg2+、K+、Cl-、SO42- |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
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 |
C.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 |
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 |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 选项 |
a |
b |
c |
A |
Si |
Na2SiO3 |
SiO2 |
B |
Fe |
FeCl3 |
FeCl2 |
C |
AlCl3 |
Al(OH)3 |
NaAlO2 |
D |
Na2O2 |
Na2CO3 |
Na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