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反应2NO(g)+O2(g)
2NO2(g) △H<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则
| A.平衡正向移动 | B.平衡逆向移动 |
| C.反应速率减小 | D.正反应速率减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
| B.在原电池装置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沿导线流入正极,经溶液或盐桥回到负极 |
| C.在c(H+)/c(OH-)= l012 溶液中 Na+、I-、NO3-、SO42-不能大量共存 |
| D.饱和FeCl3溶液在20℃时呈现棕黄色,100℃呈现红褐色,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
下列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用润洗 |
| B.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需先将试纸湿润,再检验 |
| C.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再加入CCl4,CCl4层不变色 |
| D.向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中通入SO2,不会产生沉淀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FeCl3溶液中加入镁粉有气泡产生 |
| B.NO2溶于水得到HNO3,所以NO2属于酸性氧化物 |
| C.C1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漂白性 |
| D.向饱和NaC1溶液中先通入足量CO2,再通入足量NH3,可析出NaHCO3晶体 |
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D同周期,B、C同主族,简单离子A+、D3+、B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C
B.离子半径大小:B>A>D>C
C.A、C、D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D.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是12C的同素异形体 |
| B.向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中加入明矾,然后再将废水排放 |
| C.利用催化设施,可以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转化为无害气体 |
| D.配制氯化亚锡(SnCl2)溶液时需加适量盐酸目的是防止其被氧化变浑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