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
|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
|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水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 |
|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
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
| ① |
KNO3溶液 |
KOH |
滴入稀盐酸,同时用pH计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
| ②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
| ③ |
H2 |
CO2 |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
| ④ |
Na2SO4 |
CaCO3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 |
| 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 |
| C.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Cl2 > SO42— |
| 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l mol SO42—,可脱去2mol Cl2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Fe3++3H2O(沸水)=Fe(OH)3(胶体)+3H+ |
| B.一小块钠投入水中:Na+2H2O=Na++2OH-+H2↑ |
| C.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HCO3-+OH-=H2O+CO32- |
| D.Na2CO3溶液中加入醋酸:CO32-+2H+=CO2↑+H2O |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H+、NO3-、Fe2+、Na+、SO42- | B.Ag+、Fe3+、Cl―、SO42― |
| C.K+、SO42-、Cu2+、NO3― | D.NH4+、OH-、Cl-、HCO3- |
将下列备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水银、干冰、硫酸、烧碱、氯化钠 |
| B.碘酒、冰、盐酸、火碱、食盐 |
| 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胆矾 |
| 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氯化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