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
,室温下实验室用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 mL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 mL |
| B.室温时0.01 mol·L-1的醋酸溶液pH=4 |
| C.OA段溶液中:c(CH3COO-)> c(CH3COOH) |
| D.若B点时加入NaOH溶液40 mL,所得溶液中:c(CH3COO-)+2 c(CH3COOH) = c(OH-) - c(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
| B.含氢键的物质的熔点一定高于不含氢键的物质 |
| C.碘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不发生变化 |
| D.水结冰体积膨胀与氢键无关 |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离子晶体的作用力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
| B.氯化铯晶体是由氯化铯分子构成的 |
| C.由于离子的带电量有限,一个离子可以同时吸引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数也有限 |
| D.一种离子化合物如果适合作耐高温材料,它的晶格能一定相当大 |
下列变化中,不存在化学键断裂的是()
|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
| B.干冰气化 |
| 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
|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水中氢、氧原子间的作用力只有共价键 |
| B.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既可能形成离子键,也可能形成共价键 |
| C.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共同作用的结果 |
| D.H2、Cl2反应,首先H2、Cl2分子的共价键断裂成H、Cl原子,而后H、C1间形成离子键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r2蒸气被木炭吸附时共价键被破坏 |
| B.Na2O2与Na2O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
| C.干冰升华时碳氧键发生断裂 |
| D.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