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2B===C+D中,将A、B两种物质各10 g混合加热,生成4 g C和8 g D,若A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微粒在不断运动 |
B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
C |
热胀冷缩 |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
D |
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
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其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 B.该原子属于氢元素 |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导致PM2.5数值增加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 B.燃放鞭炮 |
C.露天焚烧垃圾 | D.工厂排放烟尘 |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
B.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
C.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溶解的氯化钠、硫酸镁等杂质 |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
B |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防止读数误差 |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
D |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