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诗词赏析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作者用“地白”写中庭月色,使人想起了李白的名句“                       ”沉浸在美的意境中。你能再写一句咏月的诗句吗?
体会诗歌中“落”的表达效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天远地阔纵横驰骋,诗情文墨思接千载。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①学诗谩有惊人句    

②其名为鲲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而飞

心花

B.其 若垂天之云

双飞

C. 怪者也

同道合

D.亦若 则已矣

实事求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翻译:鲲体积巨大,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翻译:天色湛蓝,       

(4)古代文人经常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情感。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大鹏形象解读

相关名句积累

渔家傲

作者借大鹏的形象,表明自己渴望高飞远走的心愿,反映了她对①    追求和向往。

   

北冥有鱼

大鹏具有③    、④    的特点,是一个超现实的形象,作者在它身上寄托了深刻的寓意。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 梦,凫 雁满回塘。

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③凫:野鸭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

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

C.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

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阅读。

种松

宋荦

一片青葱色,移来历万峰。

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

日瘦阴还薄 ,风多响自重。

岁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

[注]①日瘦阴还薄:阳光暗淡,阴云迫近。②大夫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遇暴风雨,避雨松树下,封松树为"五大夫"。

(1)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诗句"数枝初伴鹤,孤干已犹龙"所展现的画面描写出来。

(2)诗歌运用了    的手法,表达作者    的志趣。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回顾了个人身世和自己的抗元斗争经历,以星光的暗淡寥落暗示个人心境的凄凉落寞。

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语意双关,既表明作者被俘所经之地,又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整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味十足,是诗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理想人生赞歌,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2)对这首诗尾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尾联是剖心明志之言,集中体现了诗人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B.尾联中"汗青"代指史册,含蓄表达出诗人舍生取义的坚定信念。

C.尾联情感由悲而壮,语调由郁而扬,抒发了诗人为国捐躯的豪情。

D.尾联中诗人决心向死,不惜此身,展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前人评述此诗通篇不着一"忆"字,却"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请选择其中一联加以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