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
阿青
“三九四九,冻破石头”的季节,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老家县城一位老朋友邀请我下个双休日带上全家到他那儿去做客。我的小家庭都住在市里,到这位同学家途中要经过我的乡下老家,因为自己有车,我准备到时候顺便“拐”一下,看看独身寡居的老母亲。
当天晚上,我预先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牵挂我,在电话里问我要不要地菜,我说“有就挖点吧”。她又问要多少,我就随口用家乡话说了一句:“就一半斤吧!”母亲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那好那好……”
地菜,是我最爱吃的天然食品之一。可在滴水成冰的季节,就不易采到了。我要求母亲采一半斤,不过是图个新鲜。
又一个周六说到就到。好久没回老家了,总得给老母亲带点好吃的。妻子提醒我说:“女儿前天过生日,朋友们送了很多奶油蛋糕,提上两大盒就是。”
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回到了农村老家,母亲居住的老屋却是锁着的。一位邻居分明是听过母亲的交代,对我们说:“你妈一大早就去后山沟里挖地菜去了,她说今天再挖一点儿,就够十八斤了。”“什么什么,十八斤?可我只说要一半斤呵!”我不由心里暗暗叫苦;母亲近年来的确耳背了,我当时怎么就忘了把挖地菜的事多重复几遍呢?要知道,在这样的时节,那些廖如晨星的地菜,都是从野草避风的根部和长势最好的麦苗的缝隙中一小朵一小朵“剔”出来的。山野里的风是那样的寒冷刺骨,我的母亲居然一朵一朵积累了十八斤──这分明是,她在接我电话的一星期里,每天都泡在冬野里东挖西采,紧张忙碌……
大约半小时之后,母亲从野外回来了,头上围着一条旧围巾,不停地咳嗽,满手都是冻裂的口子,浸着鲜血,但见了我和妻子就极开心地笑了起来,掂掂臂弯里的菜篮,说:“总算挖够了……”
儿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母亲总会十分郑重地挂在心上。我直觉鼻子猛地一阵发酸,好久没有说出话来。
母亲看到我们给她带来的食品,顿时激动得跟什么似的。她把邻居招了来,炫耀地说:“你们都看看,明天是我生日,我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提前给我送蛋糕来了。两个蛋糕都这么大,我哪里吃得完,今天就请你们先尝尝。”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我一下子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好。
母亲的生日,每年只有一次,于她的儿子而言,应是一件大事啊!可多少年来,我居住在并不遥远的城市,却几乎常常把母亲的生日忘得干干净净。
我为自己的不孝愧疚不已,决定和妻子儿女留在母亲家里,好好地给她老人家过个生日。
第二天下午,临走的时候,我掏出自己兜里所有的钱,放到母亲床头。母亲却怎么也不肯收下,临了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在箱子底里摸出一沓钱,与我给她的那些钱加在一起,硬塞进我的兜里,她说:“我好像听你说过,你不是想花两三千元买台跑步机嘛,妈已经给你凑够了,你明天就去买吧,锻炼身体要紧啊!”
我连忙把钱塞给母亲,说那些钱是让你添置过冬衣物的,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旧了。母亲笑笑说:“这些事用不着你操心,妈这一辈子都这样过来了,习惯了!”
我真的弄不明白了:母亲她挨冻受苦的事小,而儿子买那可有可无的跑步机,竟成了她牢记在心的大事!但不管我怎么坚持,最终还是没能说服母亲。
车子启动缓缓离去,在反光镜中看着站在村口寒风中仍向我们频频招手的老母亲,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眼泪滚滚而下……
题目中“母亲的事和儿子的事”,在文中“母亲的事”具体指                 。“儿子的事”具体指                 。
文中写“说着,母亲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和“我禁不住在心底喊了一声:‘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眼泪滚滚而下……”请简要说说母亲的泪和“我”的泪蕴含的不同感情。
简要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作用。
⑴我准备到时候顺便“拐”一下,看看独身寡居的老母亲。
⑵母亲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那好那好……
作者为什么要写给母亲的钱是为了“让她买过冬的衣物”,而且还进一步强调“你穿的、盖的也太薄太旧了”?
读到文章的最后“母亲啊,我的生身亲娘”,不只是作者“眼泪滚滚而下”,我们也会潸然泪下,感动的不仅仅是母爱,感动的是作者经过精心构思后而呈现出来的“母爱”,请结合你学过的欣赏文章方面的知识,找一个点,谈谈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动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节选),完成题目。
①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②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细细地读那一张一张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重温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
选段中,哪两个语句最能体现田晓菲对北大的评价?
第①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选文中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哪一句?
从选文看,“北大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军号声声
⑴“军号一响,那士气就鼓起来了,战士们就往前猛冲。在冲锋号的鼓动下,不久就冲上了阵地,消灭了敌人,我军胜利了。”我刚到村口,就被这位满面红光的老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了过去,他有八十多岁的样子,站立都不稳,可话语声还很洪亮。周围那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人,都很麻木的样子,任他自言自语,谁也没有接这个话茬。
⑵我们全家搬走这么多年后,我突然生出回来看看的念头,没想到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他对那把铜号还是那么有感情。
⑶小时候,我对这把铜号是很羡慕的。不能亲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总感到很遗憾。
⑷他的这把铜号,其实是有破损的,喇叭口处残缺一块,从这个地方向里还有一道裂纹。他每天都悉心呵护着,用一块纱布仔细擦拭,特别是到破损处时,会格外轻。
⑸擦完后,他就把铜号横过来,在眼前轻轻转动着,转完一圈,看擦得行了,就抬起头来,郑重地用右手握起来,举到眼前,右眼对铜号嘴儿认真看去,然后挪到左眼前,右眼眯起来,用左眼看一会儿,然后才慢慢放到自己嘴唇前。我们认为他就要吹响这把铜号了,可他总是让铜号和嘴唇似接触又不接触的,最终也没有吹响。
⑹我们都很失望,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失望的长叹:“唉——”
⑺这时,他才会转过头来,看我们一眼:“怎么,想看看?”
⑻我们凑上前去。他把铜号在我们眼前晃了晃,然后陷入沉思,轻轻地说:“我的战友正吹着冲锋号,敌人的炮弹就打过来。”停一停,喉结滚动了几下,又接着说:“他就牺牲了,铜号也炸成了这个样子。”他轻轻地抚摸着,眼中有些光亮闪动着。他神情怔怔的。“战友牺牲后,这把号就再也没有吹响过,但其实它是整天响着的。”说到这里,他会把铜号的喇叭口放在耳朵边,认真倾听。不一会儿,左脚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好似铜号真的响了,他是在配合着那节奏似的。过了半天,他把那已经破损的喇叭口伸向我们:“你们听,声音真响亮。”
⑼我第一个凑上前去,歪着头,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铜号,仔细地听着。除了风偶尔滑入号管发出一丝嗡嗡声外,其余什么也听不到。
⑽他生气地把手一挥:“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
⑾我发现,周围几个老人对他的说法也都不认同。甚至说他脑子在战场上被震伤了,留下了毛病。
⑿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铜号依旧这么痴情。我看到破损之处的断茬显得更黑了,有些地方析出细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绿色斑点,裂缝的颜色也显得更深了,其余的地方一如既往地锃亮放光。看来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认真地擦拭维护。
他见我这么认真地看着,浑浊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我庄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围几位老人的注意。
⒁他也神情一振,脸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赶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了?”
⒂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⒃那几个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文/高军,有删改)
联系全文思考,标题“军号声声”有什么含义?
从全文看,③~⑾段记叙的顺序是什么,其作用又是什么?
“我”小时候,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军号,却听不到军号声,而二十年后,依然是这把军号,为什么能听到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第⒀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比较下列两个句子,揣摩一下为什么选文第⒀段采用B句。
A、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军号声。
B、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
文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写了老人与军号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周围几个老人的表现?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耗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一支带有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
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可以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⑴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⑵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概括文章的主旨。

阅读小短文回答问题。
美丽一次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长好,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份,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尤其让人们惋叹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功夫,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依米花的生长和蝉的生命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只是大自然万千家族中极为弱小的一员,可是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召告:生命一次,美丽一次。
一次, 便足矣!
一次的青春,一次的成功,一次的勇往直前,一次的轰轰烈烈,一次的无悔人生……仅仅一次,却需要长时间坚韧不拔的进取和历尽艰辛的跋涉,它甚至需要耗尽一个人一世的光阴毕生的精力!
请归纳依米小花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仔细品读短文,理解文意,请写出读后得到的启示。

阅读《跑过冬天》,完成小题。
跑过冬天
——写给女儿成人之际
牧牧:
1还记得你5岁那年冬天吗?每天清晨,爸爸总是带你到离家不远的公园跑步。
2最初,你跑一两圈就累了,停下来央求爸爸,不要让你跑了。但是,爸爸说不行,你必须跑完。你要跑累了呀,可以慢慢跑,要是慢慢跑还累呢,可以走着,但就是不能停下来。
③冬日清晨,公园里寂静无人。路边的杨树早已剥落成秃枝,在寒冷的空气中抖动。你努力地跑着,呼出的气化成一股股白雾。渐渐地,你跑热了,脱去了黄色毛线帽,帽子在手中随着你的运动在花坛周围画出了一圈流线。于是冬天不再寒冷,冬天有了生命的流动。
④如今你要成为一个成年人了,即将接受成年洗礼。
⑤你会在某个夜晚,从大地仰望天空,一颗流星划过,转瞬即逝,留下一道亮光。我说,那就是人生。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生就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
⑥当你生命开始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都不同。
⑦或许,你会遇到疾病,这是生命中最大的不幸之一。但是不论遇到什么疾病,都不要放弃与它的抗争,哪怕只有三天的光明。生死不能抵御,但生活可以选择。不要拿健康做人生的抵押,一生要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⑧或许,你会陷入贫穷。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精神。节俭是永远的美德。如果富有,要帮助穷人。
⑨或许,你会遭遇失败,须知人生历程逆境多,顺境少。故凡事要运用智慧,竭尽全力。社会只看重你的结果,而你要看重努力的过程,即使失败,切勿自弃。社会不同情眼泪,上帝只救自救的人。
⑽或许,你会落入孤独。坚定的攀登者总是孤独的前行,在情感孤独中要守住自我,珍爱自己。五湖明月在,渔歌总有时。
⑾相貌与生俱来,一个人的美丽不是给所有人看的,也不会是所有人都看着你美丽。支撑青春美丽的是品德、气质、文化。
⑿衣着要整洁协调。如果有钱,可以穿得好一些,但不要华贵;如果有时间,可以穿得美一些,但不要繁复。
⒀因为有了生命,时间才有了意义;因为有了时间,生命才有了延续。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充分地使用你所拥有的时间和金钱。
⒁尽一切人生之责。
⒂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上帝给予你的人生苦难和责任,这就像江河行地、日月经天那样正常自然。既然如此,就让它来吧,你已经开始成人,用微笑和勇气拥抱你的人生!
⒃人生会有许多冬天,跑起来吧,不要停下,跑过冬天!
父亲
“跑过冬天”这一说法很形象。从全文看,这里的“冬天”的含义是指
;而“跑过冬天”是指
这是一封父亲“写在女儿成人之际”的信,却在开头连用三个段落回忆女儿5岁时晨跑的情形,这是为什么?
“即将接受成年洗礼”中的“洗礼”词,在文中应作何理解?设想一下,你将来成年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洗礼”?
在7至于11段中,父亲对女儿提出了哪些谆谆告诫?
“当你生命开始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可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你与所有的人都不同。”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