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选取杂合子黄色圆粒豌豆(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若干粒,均用15N标记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标记),以这些花粉作为亲代,将其培养在不含15N且适宜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中先后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占染色体总数比、第二次分裂完成时含yR非等位基因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理论比分别为
A.1/4 1/4 | B.1/2 1/4 | C.1/4 1/2 | D.1 1/4 |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发型。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个体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该雌鼠的突变型基因是
A.显性基因 | B.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
C.隐性基因 | D.X染色体隐性基因 |
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可能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
A.细胞的RNA含量 | B.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
C.细胞的DNA含量 | D.花色基因的碱基序列 |
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列甲、乙分别表示两种常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分别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 B.甲可以导致丁或戊的形成 |
C.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 D.乙可以导致丙或丁的形成 |
右面遗传系谱图中,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II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I2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
B.II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是1/2 |
C.IV10为患两种遗传病女性的概率为1/32 |
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IV10是否患有遗传病 |
按下表设计进行分组实验,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下列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的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
50ml |
破碎细胞 (细胞器完整) |
甲 |
25ml |
75ml |
无氧 |
乙 |
25ml |
75ml |
通氧 |
|||
50ml |
未处理 |
丙 |
25ml |
75ml |
无氧 |
|
丁 |
25ml |
75ml |
通氧 |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