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废除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龚自珍是晚清首倡新疆建省的思想家,他这一主张最终得以实现是在()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84年 D. 1895年

1982年,邓小平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中国要收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其中英国割占香港岛是通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A. 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B. 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C. 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 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 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 解放战争的进程
C.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 解放战争的影响

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台湾割让给日本
C. 《辛丑条约》的签订 D. 百日维新的失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