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工人状况:(1)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2)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3)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4)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4)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材料四】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回答:
(1)分析《明会典》和《金瓶梅》的原作者对于明朝妇女的婚姻观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发展特点?
(2)材料三与材料四分别认为近代英国工人的状况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于探究英国工人的状况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近代英国工人发展的何种特点。
阅读分析资料和图7,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緬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风,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
(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
时间 |
内容 |
1862年 |
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
1863年 |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
1866年 |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
1867年 |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
1887年 |
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
1872—1875年 |
派遣留美学生共120人 |
问题:
(1)根据统计表内容指出洋务学堂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以往有何不同?
(2)洋务运动在教育变革的方式和教育内容方面有何特点。
(3)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对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反封建思想主张各有何特点?与两者相比,新文化运动中有哪些更进步的思想主张?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分别指出三者在反封建方面最明显的不足之处及其产生这种不足的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l: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宁宙飞船“东方"1号,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载人空间飞行,飞船运行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开辟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
材料2:然而和过去不同,科学已开始扮演最革命,最积极的角色……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实践本身就要求科学跑在技术、生产的前面,而生产则越来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
材料3:以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或称“北方工业”和“南方农业”的对立。60年代以来已逐渐演变为“北方技术”与“南方劳动”的对立。
请回答
(1)材料1涉及到的新技术是哪次科技革命标志性成果?请举出该项技术的具体成果?
(2)从生产力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关系去分析材料2的观点?
(3)如何理解材料3?
阅读:从达尔文假说到基因工程
人类在300万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前进的足迹,也留下了对自身来源的发问:人类从哪里来?如果说达尔文的科学假说完全是根据理论推导而采,那么,20世纪 80年代以来,以基因工程和电脑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显示了科学对于我们生活的世界的重新改造和塑造的能力。基因工程除给人类起源提供更科学的证据之外,也将改变人类的自然属性。
——常生龙《历史与科学的对话》
请回答:
(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末尾写道:“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由此得到许多启示。”结合你所涉猎的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生物工程技术形成的科学前提是什么?
(3)目前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技术已取得了哪些进展?
(4)基因工程发展的前景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