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工人状况:(1)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2)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3)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4)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4)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材料四】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回答:
(1)分析《明会典》和《金瓶梅》的原作者对于明朝妇女的婚姻观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发展特点?
(2)材料三与材料四分别认为近代英国工人的状况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于探究英国工人的状况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近代英国工人发展的何种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二: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三:如图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
(2)根据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分析其本质。
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118页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
(2)宋代儒学发展到新阶段。请简要说明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
(3)宋词分哪两大流派,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
(4)元曲由哪些部分组成?列举其主要代表人物。
(5)宋代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谁的什麽画?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根据材料四,在启蒙运动阶段人文主义思想有了怎样的发展?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1)概括上述每则材料的核心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2) 材料三和材料一、二思想主张的有什么不同? 简述其产生的背景。(4分)
材料一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材料二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去高谈无政府主义;我们还要得意扬扬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问题与主义》
材料三第一要认定我们的地位。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到了这个时候,甚么昏雾黑霾都要开了,甚么地狱监牢都要破了,甚么阶级束缚都要除了。这个潮流,比天上流来的黄河水,还要利害,还要迅速。任他甚么人,不会能撑住这个黄河水,不会能塞住他,使他从地下倒流上天去。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不是工人,就不能站在工人的社会里──工人中国里──工人的世界里。我们会要赶他离开地面,到天上去讨生活。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我们可是要这点了解吗?
──《一个工人的宣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中的“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指的是什么事情?“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指的是什么曙光?
(2)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谁?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作者的观点主要区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工人阶级是在什么事件中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的?材料中的“潮流”指的是什么潮流?材料三与材料一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