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士人经历一场剧变后,指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集权太甚,“万里之远,皆朝廷所制”,地方无力,导致“外寇凭陵时而莫御,仇耻最甚而莫报”的结果,这位学者可能经历了以下哪一场事件

A.西汉七国之乱 B.中唐安史之乱
C.北宋靖康之耻 D.明末清军入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
C.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C.外国在华设厂 D.维新变法

17世纪上半叶,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A.建立大种植园 B.海盗劫掠
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D.黑奴贸易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出现的“大企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C.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列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应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