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而受惩罚”。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原则不包括(  )

A.不得缺席定罪 B.无证据不定罪
C.不得因言获罪 D.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对罗马法做如下评价:“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罗马法

A.具体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B.没有按照基本立法程序制定
C.法官和法学家随意曲解法律 D.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都

A.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
B.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C.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D.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下图是20世纪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苏联,下图所反映的大国关系所处的年代是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党史专家章百家说:“我觉得1945年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刻,几乎是唯一有可能走上和平建国道路的一个机会。”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A.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的签订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国共北平和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