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 外 提 优
中 秋 赏 月
今天是中秋节,月亮一定比平时更加壮丽迷人,于是我约好同学一起到景山公园去赏月了。
当夕阳西下时,我们向万春亭进发了。道路两旁绿树浓密,小草丛丛,不知不觉天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登上亭顶极目远眺,啊!北京城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远处高大雄伟的建筑物密密层层地排列着,在夜幕的笼罩下,仿佛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影影绰绰,迷迷茫茫。近处,无数条大街小巷交错着,穿插着,好像是一张精心织成的大网。夜的降临也给花草树木披上了一件朦胧的外衣。无数盏电灯闪耀着,远远望去仿佛是嵌在建筑上的金星,又像是光亮的珍珠撒遍全城。
正在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月亮出来了!”立刻,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东方。果然,天空中浮云飘舞,天边隐隐出现了一道金色的亮光。这淡淡的光越来越亮,越升越高。
我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里,只见东方的天际出现了一道娥眉般的月牙,正一纵一纵地向上升。随着月亮缓慢地升高,它周围的云已由暗蓝色渐渐地变成紫微微的了。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最后,月亮奋力一跃,终于冲破了云朵的阻挡出现在天空。瞧!多像一个圆圆的大金盘呀!刹那间,同学们欢笑起来:“月亮升起来了!月亮升起来了!”万春亭上欢呼声此起彼伏。此刻,我的心完全被月亮夺去了,似乎那美丽的灯海、宏伟的建筑、平静的湖水、浓密的树木顿时都显得黯然无光了,就连那满天的星斗,也好像刹那间消失了。皓月当空,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暗蓝色的天幕上,那颜色美得可爱。在老师的提议下,我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月饼,一边听着关于月球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不禁抬头向空中望去,只见一片红云飞来,挡住了月亮的小半边脸,好像给它蒙上了美丽的面纱,红云在飘动,月亮在上升。啊!这是一幅多么绝妙的画卷呀!
月光皎洁而又明亮,它照亮了大地,沟通了人们的心。我们说呀,笑呀,跳呀,唱呀,万春亭上一片欢腾。难忘的赏月情景,将永远印在我们的心灵中。
(1) 按要求写成语。
①如:影影绰绰(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此起彼伏(成语中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的第3自然段大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中把交错、穿插的大街小巷比作__________;把______比做朦胧的外衣;又把______比做______和______。这样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
(3) 文章的4、5两个自然段重点写了月亮升起的情景:起先                        ,接着                        ,最后                        。看着那金黄的圆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在我心中黯然失色了许多。
(4)“啊!这是一幅多么绝妙的画卷呀!”在文中是指怎样的情景?请用“____”画出相关的语句。
(5)中秋时节,在万春亭上,我们难忘________________;我们难忘_________________;我们难忘____________                        ……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⑴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恍然大悟:
⑵“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⑶“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理解?
⑷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⑸这段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而且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喜欢玩,而且玩得有趣有益。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个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很薄的纸,把印在小说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时就该专心读书、学习,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时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不要打闹、乱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勤奋——(    )   喜欢——(    )
启示——(    )帮助——(    )
(2)填空。
①第1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小时候喜欢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
(4)鲁迅小时候读书读得好,是因为(  )
A.他特别聪明,读一遍就会背。
B.他特别勤奋,总是比别人多背上几十遍。
C.他不仅聪明,而且特别勤奋。
(5)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
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解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深奥——(    )   详细——(    )
清楚——(    )严肃——(    )
(3)“我”当时“清清楚楚”看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脸上的表情变得那么严肃是因为(  )
A.伯父觉得那位车夫很可怜。
B.伯父觉得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很苦恼。
C.伯父为自己无法解除穷苦人民的痛苦而苦闷。
(5)最后一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__________的憎恨和对____________的极大同情。

课外提优
怀念孙犁先生(节选)
铁 凝  
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李克明编辑热情邀请我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这对于我是个机会,而我却面露难色。可以说,这是我没有见过世面的本能反应;也因为,我听人讲起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都不敢乱叫。韩映山看出了我的为难,指着他家镜框里孙犁的照片说:“孙犁先生……你一见面就知道了。”
我带了信,在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编辑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1) 理解文中的两个成语的意思,并单独说明加点字的含义。
重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这对于我是个机会,而我却面露难色”一句中,“这”指代什么?“机会”是指什么?“我”又为什么会“面露难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每个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戴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一查,找一找。我知道了铁凝是当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对孙犁先生的认识有什么变化?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课文在线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写出下列各词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羞愧(   )  悔恨(   )
反义词: 囫囵吞枣(      )  马马虎虎(      )
用“囫囵吞枣”写一句话。
(2)“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我”为什么羞愧、悔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的话对“我”有什么帮助?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