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事实证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平行关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在此基础上所做的推测(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
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 |
C.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 |
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海拔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生物的多样性()
A.依次增加 | B.依次减少 | C.基本不变 | D.没有规律 |
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
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 |
B.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
C.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用“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 |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