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写字母,在“——”上写名称。)
(1)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
(2)当C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刺激下丘脑产生 ,
促进 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 。
(3)图中,C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C液与A液和B液的最主要区别是 。
(4)若此图表示胰岛组织,当C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时,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 ,以调节血糖浓度,实现内环境的稳态。
(5)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 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它是,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可有对该物质进行检验。
(2)A.B各表示、。
(3)Y完全水解的产物是。
(4)Ⅳ结构不同的原因从P分析是。
(5)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图中的。(填符号)
(6)Y和Z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Z特有的成分是。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内容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2)一只蝉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3)所有的螳螂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4)所有的生物组成。
(5)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属于自养生物的是,含有染色体的是。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水通道和离子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的贡献。这项研究对彻底揭开水和离子透膜运输的机理以及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通道和离子通道实际上是指细胞膜上的什么物质?。
(2)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水、Na+ 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哪一种在加入呼吸抑制剂后,运输速度会明显减慢?。
(3)分子较大的甘油、乙醇、苯等有机分子比K+、Na+更容易通过细胞膜,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下融合,发现40分钟后,融合后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有人认为该实验没有完成,请你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请指出可以从哪两个方面来观察实验结果:、
请预测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
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渗透作用”进行探究,假如你是实验小组的成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用具:1 000 mL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蔗糖溶液、水浴锅、冰块等。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一组装置示意图:
(2)实验步骤: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________,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________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________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3)分析回答
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
②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作为因变量。
(4)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若1组漏斗液面比2组高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低温会影响渗透作用且使渗透速率加快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填空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原核细胞_____________;
(2)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是因为细胞内含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3)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占干重百分百最多的是:_________;
(4)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_______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及_______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_________千差万别;
(5)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也称为多聚体,多聚体是由许多______连接而成,以__________为基本骨架。
(6)生物体总是和外界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结底是有________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