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羟基丁酸酯可被用于制造生物可降解塑料.如图是科研人员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以蔗糖为原料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制备筛选碱性天然菌种的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 倒平板 .培养基中的蔗糖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碳源 .该培养基除含有微生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外,还应注意调整适宜的 PH .
(2)为了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实验用的培养基最好选用 高压蒸汽灭菌 法进行灭菌.
(3)为了检测菌液中活菌的数量是否适宜,可以采用 显微镜直接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 法进行计数,该方法计数的结果与实际数目相比 偏大(偏小) (偏大/偏小).
(4)为使微生物易于从发酵液中分离且达反复使用的目的,可采用 固定化细胞 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包埋法 .
下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
(3)迁入种群第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________头。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____。
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据图回答:
①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___。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_____________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Ⅰ.下列实验中必须使用活细胞做实验材料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 B.制备细胞膜 |
C.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 D.线粒体的观察 |
Ⅱ.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持小鼠正常生长;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一、研究目的: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二、饲料:
1、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2、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3、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三、实验分组:
实验组号 |
小鼠数量(只) |
饲料 |
饲养时间(天) |
1 |
10 |
基础饲料 |
21 |
2 |
10 |
试验饲料1 (含6 %动物蛋白) |
21 |
3 |
10 |
试验饲料2(含12 %动物蛋白) |
21 |
4 |
10 |
试验饲料3(含18 %动物蛋白) |
21 |
5 |
10 |
试验饲料4(含24 %动物蛋白) |
21 |
6 |
10 |
Ⅰ |
Ⅱ |
四、实验方法和检测指标:略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Ⅱ应该为;
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
③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对实验小鼠的要求是:。
下图分别是蓝藻(左图)和衣藻(右图)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两者虽然在结构上都具有、、等,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
(2)蓝藻有很多种,水体富营养化,海水中出现的“________”现象就含有很多种此类生物。团藻、颤藻、念珠藻中,属于蓝藻的是。
(3)蓝藻细胞中含有和两种物质,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异养)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