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结合所学回答,造成材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改变“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局面,罗斯福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开创的市场经济的“新模式”是怎样一种模式?
材料三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罗斯福新政“经济上的成功”和“政治上的成功”?
仔细观察下列图表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图表中,英国棉花加工量和生铁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假如你是材料一所反映时代的一位成功的英国棉纺织业企业家,请描述一下你的工厂在采用新生产工具及选择厂址方面经历了哪些变化?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
下面是附庸对其领主应履行的义务:……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定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此地区的封建制度确立于何时?请说出此地区确立封建制度的标志。
(2)请简单介绍该地区此一时期的封建社会情况。
阅读下列材料:(共8分)
材料一:1956—1978年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与美国、西欧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材料二:二战后,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于1967年组建欧洲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成立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共同体。
材料三:日本经济崛起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没有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引起亚洲等邻国不满。
(1)材料一描述了什么现象?日本战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欧盟成立后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历史问题”指什么?你认为当今中日关系应如何处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开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干预,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是后来社会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1)材料一中美国经济的复兴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这一体制是怎样改革的?结果如何?
(3)列宁曾在苏俄时期进行两次经济建设的探索,有失败也有成功,它们分别是哪两次政策?它们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变化?
(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哪些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为华盛顿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威望。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这个新国家的象征。
材料二: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林肯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宣告“这个新国家”诞生的文件名称及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的文件名称。
(2)根据材料二请你谈谈林肯在这场内战中的主要贡献。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这两次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什么障碍以及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