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7日,图中所示地区南部发生森林火灾,干热的大风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与此同时,图中北部地区则洪水泛滥,350毫米的雨量导致大水冲进城镇,淹没农田。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关于火灾多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
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
C.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
D.此时农民正为播种小麦做准备 |
沿经线方向从火灾多发地到洪水区( )
A.自然带更替主要表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 |
B.年降水量逐渐增 |
C.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D.当日的昼长逐渐变长 |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的“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回答34—35题。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D.城市就业机会多 |
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 B.人口密度的差异 |
C.人均寿命的差异 |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关于跨国(地区)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集聚的产物 | B.工业分散的产物 |
C.目的在于减少运费 | D.下属子公司之间不存在联系 |
右图为某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若该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 B.乙丙 |
C.丁乙 | D.甲乙丙 |
该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平原 | B.山地 | C.河谷 | D.交通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29—30题。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兴建东北至长江三角洲地区陆海铁路通道该铁路陆海通道北起哈尔滨市,利用既有的哈大铁路至大连,新建大连至烟台海上轮渡跨越渤海海峡抵烟台,再利用既有的蓝烟铁路至蓝村,新建蓝村至新沂铁路、新沂至长兴铁路,南端止于浙江长兴,线路全长约2200千米。这条新的南北陆海大通道,将缩短东北与华东、东南地区之间400—1000千米的运路。从材料中可知,渤海海峡南桥北隧工程区位优势明显,但却被海上列车轮渡线所取代,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修建桥隧工程的自然条件极其不利 | |
B.桥隧工程建设根本没有必要 | |
C.现在世界上还不具备修建如此宏大之桥隧工程的科学技术 | D.桥隧工程投资巨大,投入产出比远不及火车轮渡。 |
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政府决策兴建上述东部沿海南北陆海铁路大动脉的主要区位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大缩短了东北、华东陆上联系的距离 |
B.使路网布局更加合理 |
C.缓解京哈、京包线运输紧张状况 |
D.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
下列铁路枢纽的名称正确的是( )
A.a北京 | B.b成都 | C.c贵阳 | D.d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