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阅读下列资
料,回答下列小题
资料一 2010年三次地震的数据资料(注:甲、乙、丙代表三次地震的震中)

关于三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死亡人数与震级大小成正比
B.震源均位于上地幔的软流层中
C.甲乙震中相距约6000千米
D.均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海地地震后,中国国际救援队所乘飞机的实际飞行时间约为( )

A.18小时30分钟 B.16小时30分钟
C.13小时30分钟 D.22小时30分钟

表中所示的三次地震中,玉树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较海地少,主要因为( )
①震源较深  ②震级较小   ③发生在夜间   ④人口密度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图,回答题。

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读下图,完成题。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

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讯
B.植被破坏严重——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积累少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下列内容中,属于非地带性分布现象的是()
①新疆沙漠中的绿洲②澳大昨亚中西部的热带荒漠
③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④南半球缺失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读下图,完成题。

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