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和平协议 |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
|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
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
|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于是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当时中国工农红军
| A.正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 | 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
| 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 D.胜利完成了长征 |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B.南昌起义 |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 D.八七会议 |
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时的题词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其依据是南昌起义
| A.打响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B.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
|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 B.“拒绝和约签字” |
|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