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
|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
|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
|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
2011年6月,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引用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该思想家属于
| A.道家 | B.儒家 | C.法家 | D.墨家 |
能够反映战国时期新型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
| A.广泛使用铁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 |
| B.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城市 |
| C.逃亡者“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
| D.出现了大型水利工程 |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燕国都城是北方的商业重镇
③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④各诸侯国经济交流没有障碍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代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金石并用,生产力相对落后
B. 是家国一体的部族国家
c. 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官学占据主导地位,私学渐趋活跃
西周时,“天子之豆(豆: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西周天子大权独揽,至高无上
B. 西周时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
c. 西周奴隶主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
D. 西周的饮食礼俗体现了贵贱有序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