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是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和陆九渊曾在此地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辩论的焦点应该是 ()
A.万物的本源 | B.穷理的方法 |
C.理气的关系 | D.“存天理,灭人欲”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理学 ( )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 B.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
董仲舒说:“国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
A.兼爱非攻 | B.以民为本 | C.以德治国 | D.公正至上 |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 )
A.儒家 | B.墨家 | C.道家 | D.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