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於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返其国;返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璧焉。公子受飧返璧。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重耳,重耳敢不拜?”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选自《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浴,而视之。迫近
B.怀与安,实败名留恋
C.乃馈盘飧,璧焉。放置
D.君称所以佐天子者重耳命令

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于其身,耻师焉(《师说》)
以告,杀之(《邵公谏厉王弭谤》)
B.乃馈盘飧,寘璧(《重耳之亡》)
又如是而嫁,则就木(《重耳之亡》)
C.告姜氏(《重耳之亡》)
秦晋,匹也,何卑我 (《重耳之亡》)
D.闻之者,吾杀之矣(《重耳之亡》)

若壅其口,与能几何?(《邵公谏厉王弭谤》)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
(2)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
(3)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
请简要概括选文中女子的突出品质(选择其中3位概括即可)。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李姬传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中郎:指东汉蔡邕。邕好辞章,精音律,亦工书画。因他曾官左中郎将,故称蔡中郎。
②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或说等于六两,或说等于六两半。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清议所斥清议:正直言论
B.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论:定罪
C.乃假所善王将军假:假设
D.侯生下第下第:乡试未中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姬为其养女不足为外人道也
B.以金三百锾以勇气闻于诸侯
C.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开府惭且怒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B.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C.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D.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宗测字敬微,南阳人,宋征士炳孙也。世居江陵。测少静退,不乐人间。叹曰:“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诚不能潜感地金,冥致江鲤,但当用天道,分地利。孰能食人厚禄,忧人重事乎?”
州举秀才,主簿,不就。骠骑豫章王征为参军,测答府召云:“何为谬伤海鸟,横斤山木?”母丧,身负土植松柏。豫章王复遣书请之,辟为参军。测答曰:“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筠,轻迷人路。纵宕岩流,有若狂者,忽不知老至,而今鬓已白,岂容课虚责有,限鱼慕鸟哉!”永明三年,诏征太子舍人,不就。
欲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图》于壁上。测长子宦在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皆赠送之,测无所受。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子孙拜辞悲泣,测长啸不视,遂往庐山,止祖炳旧宅。
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遗。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子响命驾造之,测避不见。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子响不悦而退。尚书令王俭饷测蒲褥。
顷之,测送弟丧还西,仍留旧宅永业寺,绝宾友,唯与同志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讲说。刺史随王子隆至镇,遣别驾宗哲致劳问,测笑曰:“贵贱理隔,何以及此。”竟不答。建武二年,征为司徒主簿,不就,卒。
(选自《南史·宗测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横斤山木斤:砍伐
B.岂容课虚责有课:督促
C.止祖炳旧宅止:停止
D.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奄:突然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宗测“不乐人间”的一组是
①母丧,身负土植松柏②纵宕岩流,有若狂者
③便求禄还为南郡丞④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
⑤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⑥遣别驾宗哲致劳问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测年轻时就不喜欢追求功名利禄,他认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就不应该去追求功名利禄。
B.宗测看不起出仕做官这条世人都走的路,所以骠骑豫章王征召他为参军,他不去;连皇帝下诏征他为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
C.宗测决定隐居,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都赠送钱物给他,他一概不收,但鱼复侯子响派人拿丰厚的东西赠给他,他却收下了。
D.宗测归隐后,只和有共同隐逸志愿的人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如果有官吏去拜访他,他一直没有回访答谢。

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
(2)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
(3)贵贱理隔,何以及此。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共11分,其中选择题每个2分)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然不报,幸勿为过。见责,责怪我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情
C.素所自树立使然也。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处的地位
D.用之所趋异也。运用他们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皆出与此乎
B.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去以六月息者也
C.不知老之将至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怒而飞扣舷而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开头先列具写信人的官职姓名,这是古代书信的一般写法,这里也是一句客套话。
B.选文中司马迁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为世俗所轻,表明自己地位低下,“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更是不应该,这样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C.《逍遥游》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具有极强的生动性、可读性;文章想像丰富,夸张奇特,文笔变化多端,体现出庄子激情与超脱相结合的特点。
D.选文中庄子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表现大鹏也要凭借辽阔的空间和大风才能在九万里的高空飞翔,表明万物都有所凭借,它们都是不自由的。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仍频,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明史·蒋瑶列传》有删节)
注:①疋,同“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责:索取
B.微瑶,民且重困微:微小
C.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称:称赞
D.帝幸承天,瑶扈从幸:宠爱

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蒋瑶“端亮清介”的一组是()
①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②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
③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④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
⑤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⑥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瑶认为如果其他局都像内府军器局这样让宦官挤占太多名额,军队的财物就会被大量损耗掉,建议皇帝裁剪人手。
B.明武宗南巡到扬州,宠臣们索求的东西无所不至。蒋瑶坚持抵制,才使当地百姓免遭受严重损失,因此人们很感激他。
C.宫殿建成后,皇帝设宴宴请大臣,看见蒋瑶被安排坐在宫殿外面,就让皇亲们移到大殿右面来给蒋瑶让地方。
D.京城频繁大兴土木,蒋瑶建议招募平民充当劳役,并请示停止那些并不紧急的工程,既增补了人力,又节约了开支。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

(2)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

(3)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
祁侯与王孙书曰:“王孙苦疾,仆迫从上祠雍,未得诣前。愿存精神,省思虑,进医药,厚自持。窃闻王孙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则已,若其有知,是戮尸地下,将裸见先人,窃为王孙不取也。且《孝经》曰‘为之棺椁衣衾’,是亦圣人之遗制,何必区区独守所闻?愿王孙察焉。”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匵,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注】。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于戏!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裸葬。
《汉书·杨胡硃梅云传》
【注】窾(kuǎn),当中挖空的木头。匵(dú):小棺材。藟(lěi),藤。殠(chòu),腐臭的气味。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亡易吾意易:改变 B.重废父命废:违背
C.窃闻王孙先令裸葬先令:指示 D.将以矫世也矫:矫正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死则为布囊盛尸 B.亡形亡声,乃合道情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C.及病且终 D.精神者天之有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苟以天下之大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王孙在病重将要临终时,叮嘱他的儿子说:“我想死后裸身入葬,使自己返朴归真,你一定不要违背我的心意。”
B.杨王孙的儿子认为父亲的想法难以理解,如果按父亲的意思办,自己不好做人。于是就去找杨王孙的朋友祁侯请教。
C.祁侯希望王孙仔细考虑圣人留下来的规矩——死者是要装内外棺材,穿衣服,盖被子的。
D.杨王孙裸葬是想以此来改变世俗之人越礼厚葬、互相攀比抬高、向别人炫耀、浪费钱财的世风。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