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不必讶异, 你记得也好,
更无须欢喜—— 最好你忘掉,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在这交会时会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更富有诗味。 |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进行赏析。
江 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一诗突出地描写了老渔翁顶风冒雪独钓寒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被贬到湖南永州时深感孤独的情绪。试通过对本诗意境的剖析,揭示它的深层意蕴。200字左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上面这首七绝中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写。有人将其断读为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甚至将其删成一首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请你鉴赏评价原作、改词、改诗三者意境的高下,200字左右。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qì):沙漠。
(1)根据诗歌的内容判断这是一首唐诗还是宋诗,为什么?
(2)解释第一句中的“海”字。
(3)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具体分析本诗“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及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晚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从某一角度鉴赏本诗的表达技巧。(可选其中一个角度直接提问,如:本诗在抒发情感上有什么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寓问于答。请就此特色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