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鄂州南楼 范成大①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②垂钓手③,武昌鱼好便淹留。
【注释】①范成大,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任静江、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②鲈乡,范成大家乡苏州盛产鲈鱼,此处运用了张翰的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③指隐者,用以自喻。请赏析“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中的“横”“抱”的妙处。
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张翰的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范词的尾联也运用了这个典故。两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宋)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注]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注]兔葵燕麦,两种植物名。语出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借以形容景象荒凉。
(1)简要说明本诗第三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2)南宋张九成评颔联两句诗说:“人之情意,物之容态,二句尽之。”请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4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回答①—②两个小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①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的感慨?
②“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
(2)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