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6分,每空1分)
(1)《氓》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 ”, “桑之落矣, ”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2)《离骚》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当时的众人分别比作鹰和一般鸟类,从而表达自己不予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的句子是: , 。
(3)《赤壁赋》中,以潜蛟和嫠妇的表现来侧面描写音乐美的句子是:
, 。
根据上句或下句默写填空。
⑴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体无咎言。
⑶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⑷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⑸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⑹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
⑺______________,食野之苹。⑻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
⑼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⑽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⑾_____________,洵美且异。⑿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_____。
⒀池塘生春草,______________。⒁_______________,澄江静如练。
名句默写
填出下列空缺处。(每空1分,)
(1)古代诗文里有不少描写壮丽景色的佳句,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王勃《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许多诗作共同的主题,如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3)贾谊在《过秦论》里分析秦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杜牧的《阿房宫赋》也分析了秦亡的原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而苏洵的《六国论》则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4) 阿根廷现代作家的《沙之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无限”的故事,将人类面对无限时无所适从的心理真实地表现出来了。
名句填空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2)、师者,。 ,孰能无惑? (《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4)、,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8分,每空1分)
(1)月光如流水一般,。。(朱自清《荷塘月色》)
(2),而不知其所止;,羽化而登仙。
(3)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苏轼《前赤壁赋》)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2)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李密《陈情表》)
(6)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李密《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