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 皮洛夫
(1)材料一中所说“战前”指的是什么战争前?你知道引爆欧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这一事件和这场战争之间是什么关系?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加入了哪一方作战?
(2)你知道材料二所说的“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它为什么能分割到最多的大陆和海洋?
(3)材料二表明德国和“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之间的关系怎样?以它们为首形成的两大敌对侵略集团是什么?此后两大侵略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如图,回答问题
(1)上面两幅图片,涉及有哪些历史人物?(4分)
(2)这些历史人物有很多成语和历史典故,请你写出两个出来
(3)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给你的最重要启示是什么?
根据下列名言,在括号里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0.5×6,3分)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如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1)左图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历史事件?
(2)右图的路线图叫,请你把这个路线补充完整:→→今新疆地区→→欧洲。(0.5×4,2分)
(3)左图和右图的关系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2: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孝公曰:“善。”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2中的“孝公”是指。
(2)材料1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其变法还有哪些内容?(1+2,3分)
(3)商鞅是从哪一年开始变法的?变法的目的是什么?(1+1,2分)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什么重大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如图,读图
图一图二
材料2:“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1)材料1中图一为秦朝秦始皇统一图,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铜钱,图二是统一图,把小篆作为规范文字。(1+1,2分)
(2)根据材料2,为加强思想控制,董仲舒向哪个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1+1,2分)
(3)材料1涉及的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政治上的措施是建立一套什么制度?这个制度的中央机构设立了哪三个职务?(1+3,4分)
(4)材料2涉及的皇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经济的措施是将什么权利收归中央?
(5)这两位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了什么军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