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的差距。读我国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各题。
项目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初霜日 |
均值(日/月) |
2/10 |
4/10 |
26/9 |
21/9 |
25/9 |
距平(天) |
+5 |
+7 |
-1 |
-6 |
-2 |
|
终霜日 |
均值(日/月) |
3/5 |
21/5 |
15/5 |
22/5 |
20/5 |
距平(天) |
-14 |
+4 |
-2 |
+5 |
+3 |
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 )
A.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
B.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 |
C.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
D.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 |
该地有可能是我国( )
A.海南岛 | B.四川盆地 |
C.青藏高原 | D.华北平原 |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主要 灾害 |
干旱、洪水 沙漠化、龙卷风 水土流失、台风 |
酸雨、雪灾 |
干旱、洪水 沙漠化、蝗灾 |
干旱、洪水 飓风、龙卷风 水土流失、酸雨 |
干旱、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生物灾害 土壤盐碱化 |
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 |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
C.干旱、洪水、蝗灾 |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
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O℃ |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
亚洲是自然灾害最多的区域,欧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是自然灾害最少的区域。这描述了自然灾害的哪个特点
A.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 B.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 C.不可避免性 | D.区域性和广泛性 |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比较接近下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 B.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 |
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 D.“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
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严重干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西风 |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泥石流 ⑤寒潮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③ |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 B.台风与干旱 | C.洪涝与干旱 | D.台风与寒潮 |
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 B.台风 | C.泥石流 | D.洪水 |
2001年4月7日,新疆北部出现10级以上狂风,气温骤降至-20℃以下,在天山隘口等地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这次天气过程
①是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典型暖锋天气过程;
②是极地大陆气团推进造成的快行冷锋天气过程;
③因冷气团不断增温而没有雨雪;
④因当地空气干燥而没有雨雪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有关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称为地质构造 |
B.褶皱和断层是地质构造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 |
C.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主要依据是地形形态上的差异 |
D.褶皱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非连续性变形,断层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连续性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