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的差距。读我国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各题。

项目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初霜日
均值(日/月)
2/10
4/10
26/9
21/9
25/9
距平(天)
+5
+7
-1
-6
-2
终霜日
均值(日/月)
3/5
21/5
15/5
22/5
20/5
距平(天)
-14
+4
-2
+5
+3

 
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   )

A.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B.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
C.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D.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

该地有可能是我国(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a~d四地中,冬季气温最高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夏季,在ΔaoC.ΔaoD.ΔboC.Δbod四区域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ΔaoC. B.Δaod
C.ΔboC. D.Δbod

读下图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公路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92m B.82m C.72m D.62m

在高速公路上通过行驶的汽车车窗能看到古塔全景的路段是()

A.甲丁 B.乙丙 C.丙 D.丁

读下图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点等值线的数值是( )。

A.50 B.200
C.400 D.800

图中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C.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 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好 B.水源条件好
C.降水条件好 D.光照条件好

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