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读图完成下题。
影响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 B.洋流 | 
| C.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 | 
对该岛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属大陆岛 | B.地势崎岖 | 
| C.地震频繁 | D.人口稀少 | 
全球变暖对该岛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
| A.山顶冰川融化 | B.风暴潮频次增多 | 
| C.植被更加茂密 | D.农作物产量增加 | 
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重,正值为迁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那下面几组排列中,最可能的是
| A.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 
| 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 
| C.沙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 
| 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美国 | 
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a、c | B.b、d | 
| C.c、d | D.a、d | 
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分布示意图,N市日出时间约为11时30分(北京时间),完成下列各题。
N市可能位于
| A.美国中央大平原 | B.珠江三角洲 | 
| C.恒河平原下游 | D.尼罗河三角洲 | 
该天气系统过境N市,可能出现
| A.阴雨绵绵 | B.狂风暴雨 | 
| C.晴朗 | D.大雪纷飞 | 
该天气系统西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 A.东北风转西南风 | B.东南风转西南风 | 
| C.西北风转东南风 | D.东北风转西北风 | 
下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季节,该地区( )
| A.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 
| B.温和多雨 |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 D.盛行东南风 | 
关球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 B.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 
| C.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 D.河流冰期较长 | 
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 
| B.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 
|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 
| D.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 
下图为秦岭东段南坡丹江河源区垂直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导致I、II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 B.光照 | 
| C.降水 | D.热量 | 
III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温带草原带 | B.针阔混交林带 | 
| C.荒漠带 | D.积雪冰川带 | 
下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米)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
 化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00-2010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
| 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 | 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 | 
| 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 | 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 | 
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
| A.农业规模下降 | B.暴雨灾害增加 | 
| C.生态环境改善 | D.环境负荷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