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数字地球”是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的,严格讲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对地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间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也就是模拟地球。据此完成各题。
“数字地球”即(   )

A.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用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
C.用经纬网络描述的地球
D.“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

“数字地球”的技术支撑包括(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技术   ③地球信息系统
④全球定位系统 ⑤虚拟技术       ⑥网络技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   )
①可持续发展  ②政府政策  ③百姓生活  ④科学研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该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20~2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B.“金色中国”——高寒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D.“银色中国”——伏旱

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应该说,这位教授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这一部分应命名为 (  )

A.黑色中国 B.白色中国 C.红色中国 D.蓝色中国

右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左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据此回答18~19题。

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

A.地中海   B.印度洋北部 C.大西洋赤道附近 D.西北大西洋

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影响 ④地表状况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该图中实线代表地形等高线,虚线代表潜水等水位线(单位:米)。读图分析回答16~17题。

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河流流向为a到b
②图中河流流向为b到a
③此图表明该处潜水补给河水
④此图表明该处河水补给潜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有关图中潜水流向和潜水埋藏深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①潜水流向为A→B
②潜水流向为B→A
③E处潜水埋藏深度为5米
④F处潜水埋藏深度为85米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该图表示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有关该区所属的半球和洋流A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南半球,寒流 D.南半球,暖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