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辉煌成就】
材料一: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超级稻亩产首破1000公斤。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的国家“十二五”“863”计划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今日宣布取得重大突破:该课题最新成果“Y两优900”湖南隆回百亩高产示范片,经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到1006.1公斤,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过千公斤的目标,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研究的重大突破。
材料二:2013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比第二名快了近一倍。继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夺冠之后,我国“天河”系列计算机再次登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首。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后回答:
(1)中国科技取得上述成就,主要是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中国应该如何去实施这一战略?
(2)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进步?
(3)作为一个中学生,应该你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某校开展“我的中国梦——青春励志故事”校园文化活动,致力于搭建加强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建设的新载体、新平台。传播立德树人的正能量,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1)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活动,请你完成以下知识整理:
①中国梦指的是。
②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认清基本国情。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道路。
(2)请你谈谈如何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材料一:五一劳动节前夕,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揭晓。与往年相比,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评选结果呈现“四升一降”的特点。即一线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有较大幅度提升;青年职工数量明显增加;非公企业和职工比例提升;此外,女职工较2012年略有增加;与此相对的,则是企业负责人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材料二:董明珠(格力集团董事长)2013年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之一,她所带领的团队,利用工业余热实现“无污染供暖”,耗煤量减少59%,有效降低PM2.5排放,缓解雾霾污染;大力推进“格力电器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预计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9200 吨,“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作为21世纪的新型劳动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2)结合时代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谈一谈,青少年要成为21世纪的新型劳动者应该作什么样的准备?
某校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问题”的研究,同学们发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居民需求。以下是同学们完成的调查采访表:
发现的问题 |
采访记录 |
|
问题1 |
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人为损坏严重 |
居委会管理人员:不少居民在享用相关设施时不遵守设施使用规范。 居委会主任:文化配套设施投入受经济水平制约,经济水平好的社区投入远高于一般社区。 部分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多为老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科学常识匮乏。 |
问题2 |
不同社区文化配套设施投入不均衡 |
|
问题3 |
不少社区文化活动掺杂了迷信活动 |
(1)根据同学们的调查发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后的括号内。4分)。
①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文化配套设施投入受到经济水平制约,充分表明经济发展是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优先发展经济,再推进文化建设。()
(2)结合采访记录,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缓解同学们发现的各种问题。
【喜迎建国65周年 共筑伟大中国梦】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今天的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仍在继续,创业梦、宜居梦、小康梦……,在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奏响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交响乐章。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1)请你列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的几个实例。
(2)请你说说个人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3)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请你谈谈信心来自哪里?
(4)“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脚下应是一条怎样的路?
(5)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全面深化改革 走向繁荣富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这个最大实际,……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定确立的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生态文明体制也与经济密切相关,经济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一半。
2013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2014年新年贺词。短短几分钟贺词中,习近平主席5次提到“改革”,并指明了我国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呈现这一特点的活力源泉来自什么?
(2)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这个最大实际。“这个最大实际”是什么?把握“这个最大实际”有何意义?
(3)15个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说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是什么?
(4)你认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