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应该自觉地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分析下图,下列属于生产者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的是( )
①跟着价格走,A处扩大生产规模,B处缩小生产规模
②无论A处还是B处,均需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③在B处停止该商品的生产,转产其他产品
④在B处更要降低成本,维持生存,以便在价格上升时占据主动地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3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题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
D.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认识具有无限性 |
下列对实践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对实践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②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④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才有了人类实践活动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句谚语包含的哲理有()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
B.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C.人们在规律面前有时是无能为力的 |
D.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
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用木马车送粮,而不用汽车;《西游记》中国的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就是变不出一辆坦克车,这是因为()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认识就不同 |
B.古代文学家思想保守,不善于联想 |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
D.人们的思想认识是变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