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我国基本政治制度”这一主题,某学生为一次政治讨论课准备了一些材料。下列材料符合主题是:( )
①某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国家主席人选的协商
②十二届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③新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行使自治权,审判暴恐分子
④寿光现代小区居委会邀请居民代表对社区事务提出建议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①③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恩格斯在这里阐明( )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
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舟;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诗人说哲学的终点往往是诗歌的起点。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根到底()
| 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科学 |
| B.对普通百姓来说,哲学只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
| C.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 |
|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
|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
|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而今,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
|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 B.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 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 D.实践能够破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