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回答:
(1)图中此时是节气,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A点此刻是点。
(3)图中ABC各点中,线速度最快的是点,物体水平运动偏转最明显的是点。
(4)若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正值返青,则B是月日时。三个月后,A、B、C三点白昼时间从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读亚洲部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①和②表示两种自然带:
则① 带, ② 带
其大致分界线是:
(2)如果③和④表示两种气候类型:
则③气候, ④气候
(3)与①形成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分布的大洲有
(4)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变化规律,主要受
因素的制约。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在该系统的控制下,A处天气特点是,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在该系统的控制下,B处天气特点是。
(2)图中C、D两处中,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处将受到___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天气,当此天气系统过境后,天气变化是。
(3)目前图中C处受气团控制,D处受气团控制。
(4)图中G处风向为。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共6分)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析导致“前店后厂”
格局逐渐改变的原因。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
和鲁尔区一样,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目前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产量仍占全国重要地位。1990年以来东北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
(1)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空格内,使其正确表示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间的联系。
A.机械工业 | B.钢铁工业 | C.电力工业 | D.化学工业 |
(2)东北的原油、木材、汽车、造船业在全国有显著优势,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
(3)结合德国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