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11年11月1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下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据此回答下列题。从图中的萨尔瓦多看开普敦,方位与距离组合最接近的是( )
A.西南,6000千米 | B.西北,10000千米 |
C.东南,6000千米 | D.东南,10000千米 |
“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
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
B.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 |
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 |
D.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 |
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种生产厂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原理回答小题:该工业的布局属于()
A.资源指向型 | B.市场指向型 |
C.技术指向型 | D.动力指向型 |
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A.飞机制造工业 | B.机车制造工业 |
C.瓶装饮料工业 | D.高档时装工业 |
美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位于图中()
A.①地区 | B.②地区 |
C.③地区 | D.④地区 |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3~14题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 B.劳动力指向型 |
C.原料指向型 | D.动力指向型 |
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 | D.中、西部地区 |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著称,这里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据此回答下题。
对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硅谷”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
B.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 |
C.高等院校多,斯坦福大学在“硅谷”的崛起中起了关键作用 |
D.便捷的交通条件,有航空线和公路与各地相联系 |
下表是我国四个地区建厂的区位优势比较(数值越大,优势越明显)。回答小题。
地点 |
优势比较 |
||
原料 |
市场 |
工资 |
|
甲 |
4 |
1 |
4 |
乙 |
1 |
4 |
1 |
丙 |
2 |
3 |
2 |
丁 |
3 |
2 |
3 |
最适宜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的地区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某高科技跨国公司若要建立自己的子公司最有可能建在()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影响甲地工业布局的最不利因素可能是()
A.生产成本高 | B.原材料缺乏 |
C.能源不足 | D.劳动力缺乏 |
下图为iPod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类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 |
B.产品iPod产业链复杂 |
C.从事该产品的概念和设计活动利润最高 |
D.iPod产品在中国组装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 |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 |
B.iPod产品的周边附件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 |
C.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 |
D.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