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F合为岩石圈
D.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软流层 | B.下地幔 |
C.图中D层 | D.图中G层 |
右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城市人口增长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007年,该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有户籍人口的()
A.2倍 | B.4倍 | C.6倍 | D.8倍 |
该市近30年人口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暖湿,环境优美 |
B.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
C.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
D.优惠政策促进工业发展从而大量吸引外来人口 |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问题。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平 |
D.蕴藏的资源数量 |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
C.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深圳市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港口城市。据此回答问题。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
A.人口的迁移 | B.人口的出生率 |
C.人口的自然增长 | D.人口的死亡率 |
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原因是()
A.营养好 | B.女性比例高,寿命长 |
C.人口年龄结构轻 | D.文化教育水平高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问题。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读“某地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问题该地最有可能是()
A.上海市区 | B.北京大学 |
C.贵州农村 | D.广州孤儿院 |
关于该地户籍人口叙述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A.女多男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
B.大量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 |
C.留守儿童问题比较严重 |
D.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