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
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
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了导入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产生出人的生长激素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表现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突变 ②所有的突变都是显性的,有害的 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共同特点就是三者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④突变能人为地诱发产生 ⑤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重要区别是基因突变在光镜下看不到变化 ⑥DNA分子结构改变都能引起基因突变 ⑦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⑧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⑨基因突变有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之分
A.③④⑤⑦⑧⑨ | B.④⑤⑦⑧⑨ |
C.④⑤⑥⑦⑧⑨ | D.②④⑤⑦⑧⑨ |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图示小肠上皮细胞膜,则CO2的跨膜运输方式是b |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
C.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②有密切的关系 |
D.a过程需要载体蛋白,该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下图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J”型曲线的作用是对照 |
B.据图分析对种群Ⅲ应采取就地保护措施 |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
D.据图分析可知,破坏程度:Ⅰ最轻,Ⅱ次之,Ⅲ最重 |
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甲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②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乙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原,乙是抗体 |
B.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
C.甲是抗原,乙是淋巴因子 |
D.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
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下图是蜜蜂某些细胞分裂(示部分染色体)示意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 |
B.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一定是减数分裂 |
C.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4条 |
D.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