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
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
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
②抗体合成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成分更新速率快
③细胞分化后,其细胞膜通透性稳定不变
④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比汗腺细胞更发达
⑤核糖体组成成分与染色质相同
⑥硅肺的出现与吞噬细胞中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有关
⑦肌质体是肌肉细胞中的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有利于对肌肉细胞的能量供应
A.②④⑤⑥ | B.①③④⑦ | C.①④⑤⑦ | D.②④⑥⑦ |
下列按照多糖功能的分类,最科学合理的应该是()
A.![]() |
B.![]() |
C.![]() |
D.![]() |
下面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没有物种特异性,而单体构成的多聚体中有部分有物种特异性 |
B.与糖类相比,脂肪的氧元素比例高 |
C.在蛋白质、核酸中,N分别主要存在于氨基、碱基中 |
D.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
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
如图表示夏季晴天,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假设5时日出,19时日落,玻璃罩内的植物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
B.CO2浓度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
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