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印封泥中的文字是小篆
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廷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秦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
|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
| D.学习西方技术 |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
|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 |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
| 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
1901年,美国公使承认说:“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恶棍、流氓”。他们用来庇护的依据是
| A.开放通商口岸 | B.海关管理权 |
| C.领事裁判权 | D.片面最惠国待遇 |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 B.说明中国人民惧怕竹枪火炮 |
| 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