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
如右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0.02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体积:①>② |
B.溶液的pH变化:①增大 ②不变 |
C.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①>② |
D.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 ![]() |
下面有关丙烷、丙烯、丙炔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丙烷、丙烯、丙炔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B.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的气体体积比7:6:5 |
C.丙烷、丙烯、丙炔三种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
D.丙烷、丙烯、丙炔三种物质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 |
根据图中包含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
B.436 kJ/mol是指断开1 mol H2中的H-H键需要放出436 kJ的能量 |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 ![]() |
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 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1·s-1,则10 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4 mol·L-1 | B.1.6 mol·L-1 |
C.1.8 mol·L-1 | D.3.2 mol·L-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晶是由分子较大、分子形状呈长形或碟形的物质形成的晶体 |
B.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硅,属于原子晶体 |
C.H2O分子比H2S分子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
D.NaCl和MgO晶体熔融时克服的作用力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