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NH4HS(s)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各种情况中,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 |
B.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 |
C.容积不变,充入氨气 |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
B.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为碱性氧化物 |
C.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
D.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淀粉与稀H2SO4共热,再加银 氨溶液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 |
淀粉水解产物无还原性 |
B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滴 加少量KSCN溶液 |
溶液变成血红色 |
溶液中含有Fe2+ |
C |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饱和NaHC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验证两者都发生了水解反应,且相互促进 |
D |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
铁氧体(Fe3O4)法是处理含铬废水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用FeSO4把废水中Cr2O还原为Cr3+,并通过调节废水的pH,使生成物组成符合类似于铁氧体(Fe3O4或Fe2O3·FeO)的复合氧化物(
)。处理含1 mol Cr2O
废水至少需要加入a mol FeSO4·7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0.5,a=10 | B.x=1,a=5 | C.x=2,a=10 | D.x=0.5,a=8 |
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BC代表Fe3+ 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
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6mol |
C.当通入Cl2 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
D.原溶液中n(Fe2+): n(I-): n(Br-)=2:1:3 |
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molFe在5molCl2中点燃反应:5Cl2+4Fe=2FeCl2+2FeCl3 |
B.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2Fe3++H2S=2Fe2++S↓+2H+ |
C.B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
D.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 |
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