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原理为CO2 + NH3 + NaCl + H2O ="=" NaHCO3↓ + NH4Cl |
B.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CO2,再通入足量的NH3 |
C.反应Ⅰ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煅烧可得到纯碱 |
D.往母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使氯化铵析出 |
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Mg2+、Na+、SO42-、NO 3- | B.Na+、HCO3-、K+、SO42- |
C.MnO4-、K+、SO42-、Na+ | D.NH4+、CO32-、Al3+、Cl- |
已知反应3Cl2 + 6NaOH="5NaCl" + NaClO3 + 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Cl是氧化产物,NaClO3是还原产物 | B.该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为6e- |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5 | D.Cl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
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 H2S ④0.2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 | B.bcd | C.abcd | D.acd |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
B.18g水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
C.在常温常压下11.2L二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5NA |
D.在常温常压下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
C.分散质粒子能否通过滤纸 | D.是否无色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