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已知弱酸的电离常数:K(CH3COOH) =" 1.8" ×10-5;K1(H2CO3) =" 4.4" ×10-7;K2(H2CO3) =" 4.7" × 10-11;K(HClO) =" 4.0" ×1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时,0.1mol/L的醋酸溶液比0.01mol/L的醋酸溶液的K值小 |
| B.25℃时,甲基橙滴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溶液呈黄色 |
| C.新制氯水与碳酸氢钠不反应 |
|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溶液、醋酸钠溶液、次氯酸钠溶液的pH: |
pH(Na2CO3)>pH(NaClO)>pH(CH3COONa)
用铂作电极电解1000 mL 0.1 mol/L AgNO3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测得溶液的质量减少了13.4 g。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电解过程中流经外电路的电子数目为0.1NA |
| B.在标准状况下,两极共产生3.92L气体 |
| C.电解后溶液的pH为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
| D.加入13.8 g Ag2CO3可将溶液彻底复原 |
下列对下图所示装置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极 |
b电极 |
x溶液 |
实验现象 |
|
| A |
Fe |
石墨 |
NaCl |
a极质量减小,b极放出无色气体 |
| B |
Fe |
石墨 |
KNO3 |
a极质量增加,b极放出无色气体 |
| C |
Fe |
Cu |
CuSO4 |
a极质量增加,b极质量减少 |
| D |
石墨 |
石墨 |
HCl |
a、b极都放出无色气体 |
1L 0.1mol/L的AgNO3溶液在以Ag作阳极,Fe作阴极的电解槽中电解,当阴极上增重2.16g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AgNO3溶液的浓度变为0.08mol/L |
| B.阳极上产生112mLO2(标况) |
| C.转移1.204×1022个电子 |
| D.反应中有0.01mol的Ag被氧化 |
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Au等金属 |
| B.阳极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阴极增加的质量 |
| C.精炼过程中,CuSO4溶液的浓度不发生改变 |
| D.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精炼时通过的电量与阴极铜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
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时溶液中SO42-移向Cu极 |
| B.构成原电池时Cu极反应为:Cu﹣2e-===Cu2+ |
| C.构成电解池时Fe极质量既可增也可减 |
| D.a和b分别接直流电源正、负极,Fe极会产生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