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指出: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这表明:( )
A.思想意识是永恒的 |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 D.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竞争力的现代城市。这说明
A.人们的实践总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D.有了意识指导的实践就能取得成功 |
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
A.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
C.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 | 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
王夫之指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上,下列说法中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
2009年5月,《调查中国农村》一书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历时近10年,调查覆盖全国200
多个县市、3 300多个村庄、9 000多个农户,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的。上述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
C.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